【新闻早茶】石家庄最新供暖消息来了还有这些热点……
VIEW MORE+
据央视财经14日报道,近年来,我国逐渐完备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民币国际使用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覆盖范围显著扩大,截至2024年12月末,业务已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达到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2024年1~8月,主要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合计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22.7%。
作为2018年熊猫债新规发布以来,首个在华发行熊猫债的3A级国际信用评级发行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全球投资项目超过300个,目前已累计发行了145亿块钱熊猫债券。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司库长诺德礼:亚投行在中国的债券发行大多分布在在3年期和5年期。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政府发行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在30年期或者更长,这丰富了境内债券市场的期限结构,也是国际投资者期待看到的,与其他成熟市场相比,人民币债券市场越来越具备可比性。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世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4年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华发行熊猫债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32%,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同比增长150%。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已累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司库长诺德礼: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体量巨大,流动性充裕。我们也关注到不少海外投资者认购了亚投行以及其他发行人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这些投资者包括海外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未来的话,可能人民币(资产)也会成为一个主流。现在不单单只是中国人人民币资产持有的比例相对比较高,其他的国家也在增加当中。
德意志银行集团财务部发行与证券化主管乔纳森·布莱克:我们相信,随着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日益广泛,有望支撑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持续需求。
据央视新闻14日报道,目前,人民币的、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稳步增强,已成为全世界第六大储备货币。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人民币在交易中所占份额从1月的3.79%升至4.33%,为去年8月以来的顶配水平,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地位。
专家表示,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大、发展快,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快和深化,将为全球金融机构带来重大机遇。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未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还将逐步扩大和深化。我国将持续吸引境外金融机构加快进入、深度参与;继续提高金融市场开放和准入便利程度,持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事物的规模,热情参加国际金融治理,持续增强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新闻早茶】石家庄最新供暖消息来了还有这些热点……
VIEW MORE+CWG资讯:欧洲央行降息美元周四微跌投入资金的人在假日前获利了结金价涨势暂歇
VIEW MORE+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
VIEW MORE+